首页 > 诗文 > 白朴的诗 >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

[元代]:白朴

暖日宜乘轿,春风堪信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对人娇杏花,扑人飞柳花,迎人笑桃花。来往画船边,招飐青旗挂。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的白昼是那样温暖,煦和的春风把大地吹遍。

这样的天气既适宜乘轿出游,骑马信行也令人怡然。

正值寒食,秋千林立,处处可见。

杏花逞娇斗妍,柳花飞扑人面,桃花绽开笑脸。

彩画的游船在水中来来往往,酒家的青旗高挂着迎风招展。

注释

信马:骑马任其驰骋。

寒食: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是日有禁止生火,食冷食的习俗。

招飐(zhǎn):招展,飘动。青旗:旧时酒店前悬挂以招客的幌子。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鉴赏

  日暖和,是春季晴日的基本特征。所以起首的两句,是互文见义,意谓在暖日春之中乘轿信都十分适宜。一句分作两句表达,是为了细细品示春天的好处,也带有轿儿儿陆续登程,络绎不绝的意味。

  由“宜”、“堪”的无往不适,带出了下文的游赏。作者首先印象至深的是“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为什么要强调这许多秋千架呢,原来这与唐代传沿下的俗有关。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嬉笑以为宴乐。”可见秋千林立,是寒食节特有的景观。寒食节在旧历冬节后一百零五日,与清明的节气毗连,正是百齐放的大好时光。接下三句,就用排比的句式,拈写了其中的代表——杏、柳与桃。杏妍丽雅洁,如玉容呈露,是“对人娇”;柳飘舞轻飏,如依依随身,是“扑人飞”;桃艳美夺目,如佳人多情,是“迎人笑”。这三句不仅刻画了春各自的妍态,并且将原本无情的拟人化,从而显示了游人悦目赏心、全身心陶醉于大自然美景的情态。

  结末又用一组对仗,添出了“画船”与“青旗”的新景。前者不仅补充了“轿”、“”之外的又一游览工具,而且隐示了郊野之中水流的存在。后者则以青旗招展表现酒店的诱惑,有有酒,这春日的游赏就更尽兴了。全曲纯用白描,却因典型景物的选置与生动形象的表述,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了春日郊野的勃勃生机与游人的畅乐心情。此曲又见于致远《新水令·题西湖》套数中的第二支曲子,其全套衍出十二支曲子,由此可见这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量。

白朴简介

唐代·白朴的简介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 白朴的诗(155篇)

猜你喜欢

庄浪趋张掖

清代许孙荃

酒泉张掖近天山,大漠风云指顾间。莫道行边人万里,最西还有玉门关。

秋暑登道风山应群谅浩斌之约也

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须臾大火烧长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独有此地神所钟。

二子高步将谁同,四山历历无奇峰。乃从高处望乡国,亦思绝顶摩神宫。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

宋代苏辙

积因得果通三世,临老长闲自一时。

久尔观心终未悟,偶然见道了无疑。

易元吉画猿

刘摰

槲林秋叶青玉繁,枝间倒挂秋山猿。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匀腻舒玄云。

老猿顾子稍留滞,小猿引臂劳攀援。坐疑跳踯避人去,彷佛悲啸生壁间。

抱膝吟

于石

治乱古来有,英雄今岂无。

人情云聚散,世态草荣枯。

宋代嵊县令

一时分付雪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