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记
词语解释
钤记[ qián jì ]
⒈ 旧时受地方长官委任办事的机关或人员所用的木制印章,通常长方形。
英official seal;
引证解释
⒈ 明 制,凡按 洪武 定制所设官吏皆用方印,未入流各官则用条记。其后因事添设,则由朝廷颁发关防治事。 清 代称“鈐记”。
引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专辑》:“伪书用印两颗,鈐盖不合式,又非边界头目鈐记。”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明 沉德符 《野获编》云:本朝印记,凡为祖宗朝额设者,俱方印,而未入流则用条记。其后因事添设,则赐关防治事,即督抚大臣及总镇大帅亦然。按,此三者与今制同,惟条记之名今作鈐记。”
⒉ 指机关公章。
引邓洪 《山中历险记》:“我什么也没有携带,只把一颗保卫局的钤记和一些机密文件包好扎在腰带上。”
国语辞典
钤记[ qián jì ]
⒈ 清制佐治副官所用的一种印信,明代称为条记,现今政府各机关的印章有的仍用钤记的称呼。
近印章
最近近义词查询:
甚至的近义词(shèn zhì)
衰落的近义词(shuāi luò)
演变的近义词(yǎn biàn)
关注的近义词(guān zhù)
荣誉的近义词(róng yù)
拯救的近义词(zhěng jiù)
捕快的近义词(bǔ kuài)
消逝的近义词(xiāo shì)
热腾腾的近义词(rè téng téng)
变节的近义词(biàn jié)
但是的近义词(dàn shì)
血色的近义词(xuè sè)
遗书的近义词(yí shū)
沟通的近义词(gōu tōng)
连接的近义词(lián jiē)
积极的近义词(jī jí)
得到的近义词(dé dào)
转变的近义词(zhuǎn biàn)
依附的近义词(yī fù)
记录的近义词(jì lù)
子女的近义词(zǐ nǚ)
干练的近义词(gàn liàn)
充塞的近义词(chōng sè)
相打的近义词(xiāng dǎ)
推断的近义词(tuī duà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