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解腕的成语故事

拼音zhuàng shì jiě wàn
基本解释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壮士解腕的典故
三国时期,魏国征西大将军陈泰率军进攻蜀国,蜀将姜维率军还击到魏国边境,准备攻占狄道。陈泰与邓艾汇合,邓艾劝陈泰要像壮士断腕那样放弃狄道以求自保。陈泰说服邓艾,毅然率军进入高城岭,奇迹般地给狄道解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壮士解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人才济济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
多才多艺 |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
空穴来风 |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
乐道好古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肝胆欲碎 | |
擦肩而过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
光前启后 | 明·王九思《绣停针·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凤毛麟角,光前启后。” |
弟子孩儿 |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道我是犯夜的。” |
狭路相逢 | 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如做个计较,放了他回去,狭路相逢,安知没有报恩之处?” |
粗服乱头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